金秋时节,内蒙古高产喜讯频传

金秋时节,内蒙古高产喜讯频传

金秋时节,内蒙古高产喜讯频传。在呼伦贝尔农垦集团,特泥河农牧场有限公司“油菜绿色高质高效举动攻关田”实收产值达每亩261.5公斤,创北方春油菜产区百亩以上会集连片栽培的高产纪录。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三合村,内蒙古“优质水稻绿色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区”实收产值达每亩743.5公斤,改写自治区水稻高产纪录。在扎赉特旗,好力保镇五家子村“大豆示范田”实收产值达每亩607斤,创内蒙古旱地大豆高产纪录。  “五家子村选用高产种类,配套大垄密植栽培技术,充沛保证大豆成长期间的肥料供给,有助于大豆苗齐、苗匀、苗壮。”测产专家、内蒙古扎赉特旗农业技术推广干部刘复伟告知记者。 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,内蒙古年外调粮食400亿斤,是当之无愧的“绿色粮仓”。内蒙古农牧业厅厅长牧远介绍,今年以来,全区各地竭尽全力抓粮食出产,扩种大豆等油料作物,经过良田、良种、良法、良技等归纳优化,为粮食出产挖潜力、提单产、稳总产。全区出现总播、粮播双添加的态势,粮播面积同比添加1%左右,大豆同比添加约40%。  内蒙古大力开展以高效节水为要点的高标准农田建造。抢抓施工窗口期,春播前投入使用新建高标准农田224万亩,完成当年建成、当年收效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589万亩,施行黑土地保护性耕耘1440万亩,支撑犁地轮作1150万亩,施行盐碱地改进稳固提高12.2万亩,有用改进了出产根底条件,夯实了粮食产能。  科尔沁右翼中旗巴仁哲里木镇禾日木嘎查种粮大户佟瑞金承包了1000亩土地。“第一年测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栽培,幸亏相关部分安排的观摩周活动,让农人学有典范,带动大面积增产。”  到10月30日,内蒙古秋粮收成进展为97%,较上年快6.3个百分点。小麦、马铃薯、大豆收成结束,杂粮杂豆收成基本完成,玉米和水稻收成进展超九成。(经济日报记者 陈 力)